[北海道] 冬景如詩畫 漫步在仙境 北大マルシェ Café & Labo 乳製品滿喫
北海道大學是北海道第一學府,這裡以校園廣袤,風景優美著稱,一年四季賞櫻、賞楓、賞銀杏或是賞雪,都別有一番風味。
北海道大學是北海道第一學府,這裡以校園廣袤,風景優美著稱,一年四季賞櫻、賞楓、賞銀杏或是賞雪,都別有一番風味。
地球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家,所以地球事就是我們的家務事,不曉得你認不認同呢?家務室便是認同這樣理念的一間選物店,地球已經負擔了太多垃圾,生活中的許多物品,都可以減少包裝和一次性的消耗,只要我們在購買時做出選擇。
就在巷弄之間,鐵皮屋底下隱身著幾個質感鋪子,這裡是回家吃 Go Home to Eat,販售義式料理和咖啡飲品,同時也是小時候雞排,販售新鮮炸物,更是李媽媽巷弄鮮味市集,主打基隆小吃和進口火鍋料,他們的關係是家人,更是共生的夥伴。
第一次聽到有咖啡店叫做「Sit Down Plz西當普里斯」就覺得印象深刻,在我們那個年代小時候有認真看電影台的話,一定會記得「與龍共舞」裡十一姑的龍蝦裝,是由義大利名師Sit Down Please設計的。西當普里斯開在三重阡陌裡,巷弄的寬度不過就是一台汽車勉強能擠身通過的程度,兩旁還停滿了任意姿態的機車,你說在這裡大喊一聲Sit Down Please,會不會也有人回「小心我毒啞你」呢?
之前不知道在哪裡聽說大甲有三名產,一是鎮瀾宮、二是芋頭,第三就是布魯本,雖然之前就知道布魯本的存在,但看到名產說後不禁在想,這布魯本的名氣有這樣大嗎?於是懷疑不如驗證,就來直擊一下布魯本的美好吧!
每次經過有落地窗的咖啡店,總是能特別引起注意。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位於信安街,簡練的設計風格和附近的老舊公寓住宅呈現反差,但對面正在蓋公宅和公園,可以想像未來這會是一個適合悠哉喝著咖啡,看街上行人匆匆的好地方。
Stone前身在永春站時沒機會拜訪,搬來安和路這邊倒是順路喝了幾次,大招牌只有大大的CAFE四個字母,然後小招牌是一顆小石頭的圖案,店名則是貼在玻璃上;但永遠不用擔心會被隱匿,反而是時常高朋滿座的情況特別引人逗留注目。
冬天的俱知安街道總是充滿外國臉孔的旅人,沒辦法,這裡是滑雪勝地嘛。當年的二世谷吸引了不少外資投入,建築風格和餐廳選擇也跟著充滿了異國風情。Sprout這家咖啡店,鐵皮風格的外觀和工業風的招牌,就在車站附近,為這個地區注入了一個早晨就喝得到好咖啡的夢幻形象。
其實咖啡公寓不是只有咖啡店,也有餐廳、工作室,甚至一般民宅。原本是一間老舊的電梯公寓大樓,面向步行街的這一側的陽台,被經營承租的店家佈置成各具巧思的門面,一塊塊招牌形成了特色,有些陽台甚至就光靠出租招牌空間就可以當作生財工具。
轉轉咖啡有點低調,因為是開在私宅內,平日要預約;這天是假日拜訪,老闆說直接在營業時間一點後到就可以了。地址在公館,但是離苗栗市也很近就過個橋就到了,旁邊的路繼續走下去過著隧道忽悠就上山了,轉轉也可以說是山腳下的咖啡廳呢!
外頭的喧囂雜亂彷彿和玻璃裡的空間無關,這裡音樂輕柔,咖啡香陣陣,不停傳來磨豆機和咖啡機聒噪的聲響。多數的人帶著電腦,沈浸在自己的小世界,要在品質良好的空間才能看到這樣的畫面。
把握在東部的時間來散漫一下,小巷茉莉的舒芙蕾鬆餅在口袋名單中,限量的鬆餅兩點才開始提供,我們只是兩點多一些到,服務人員說最後歡迎的抹茶口味剩最後一個了喔!馬上先訂下來,也太會賣了吧。
迪化街的文創店家百家爭鳴,若沒有一些特色,實在很難出線。在老房子裡經營風格店家,最重要的就是調和感,相信這也是來大稻埕的訪客最在意的一件事之一。草原派對的特別在於善用植物點綴的溫暖空間,被滿滿綠意包圍的感覺真的很好。
在做越南旅遊功課的時候才發現Marou是越南本土的品牌,2011年由兩位法國人創辦,挑選越南當地的可可豆,並由品牌一手包辦發酵、烘焙、研磨、倒模等產線工作。而Maison Marou Saigon便是在胡志明市區的直營店,除了販售巧克力,現場也有調製甜點、飲品與課程活動等,在安排美術館這樣的文青行程之餘,順路來走一走。
位於幸福路尾靠近新莊高中的Temp Coffee,週末早上來只有幾個二字箴言要送你:客滿、排隊、下次、請早。
在亞庇真的是慢遊,靠雙腳逛市區自然快不到哪裡去,加上又發現這麼一條都是咖啡店和小酒吧的街,晚上自然是要來這裡走走逛逛,告別了那些車水馬龍,非常有情調的所在。
貳房苑搬家到潮州街後,似乎更有人味兒了,以一座老宅做為再出發的起點,整個改造過程都刻意記錄下來,這間位於邊間的老房子,終於在鑿開窗後迎來更燦爛的陽光。選擇翡翠綠當作主色系,視覺感受很沈穩,在菜色上力求突破,結合台灣特色食材做出新花樣。
續日咖啡內部風格是有點雜貨mix工業風,座位數非常多,但是在下午尖峰期間也毫不留情地客滿。雖然是不限時咖啡廳,大概也要顧慮到客單價問題,因此有規定客滿時坐超過兩個小時需要續點飲品,個人覺得是蠻合理的,開店是要做生意又不是做慈善。
進到室內空間,裡頭還有一個一個小型的花藝工作室,到處都綠意盎然的樣子然後木頭傢俱又帶來一點鄉村的style,這就是一個找到跟植物找到balance的咖啡店啊(植物苦手感到欽佩!)。整間店的採光超級好,整大面的落地窗就是討喜啊。
海岸公路走到多良,選擇在旁邊的小村落用餐,這看似不起眼的路上有間質感咖啡店,老闆娘把原本在台東市區糖廠經營的店面,搬回部落,把排灣族的特色美食做成簡餐分享,店名也是排灣族語Kituru,意思就是學習、練習。